2020年的新冠疫情给全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疫情之后,国际教育的道路又有哪些新的变化?以下为您带来君诚学校总校长陈晓民博士的新年寄语,全程干货,既有宏观的分析,又有微观的阐述,希望能给各位家长带来许些帮助。
作为君诚的总校长,我感受良深。2020年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我们也遭遇了航线熔断、巨星陨落、经济大幅下滑,从未料想的困难像一道道坎拦在我们面前,但同时我们也收获了感动、成长和希望,嫦娥五号发射、新冠疫苗问世。
全球化带来了国际教育的发展
我想君诚代表了一种精神,代表了一种财富,当然也代表一种气质。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对于后疫情时代国际教育道路的一个思考。大家知道,国际学校是因为全球化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也是因为过去20年的全球化之后,中国进入到快速发展的一个轨道,所以绝大多数的国际学校是成立于过去的10年,也就是中国高速发展的10年,20年的全球化就来自于大概在2001-2003年的时候,通过互联网使全球变的扁平。
大家知道有一本书叫做《世界是平坦的》,作者是《纽约时报》的著名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不仅仅是世界变得平坦,全球化还出现了两个很大的“bug”。
个“bug”就是特朗普的出现,民粹主义的出现以及全球化让一批人成为了失败者。
个“bug”就是我们讲的民粹主义的抬头和利益逆全球化的这样一个趋势。全球化无疑是非常好。香港的财政司司长在鼓励香港青年跨境创业,讲到我们对青少年未来的衡量、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看他具不具备这种流动性、移动性。我想我们的君诚同学们绝对不会缺乏这种流动性,可移动性和跨境的精神和能力。但是,全球化发展至今尚未解决好就是它也在滋生失败者和民粹主义。这些问题留给了未来。
另一个很大的“bug”的出现就是在全球高度紧密的今天,一些疫情这样的一些问题每天都在发生,其实很多著名的一些大学医疗中心都在监控,当明确的数据出现之后,全球的联动性没有形成,而且被政治化之后,依然由人的主观判断去判断一些可能造成全球性灾难的一些问题,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新冠疫情带来的一个很重要的思考。
其实人工智能就在武汉出现征兆的时候,三天有三个人工智能的模型已经发现了问题,它比世界卫生组织把新冠定义成一个具有全球化疫情的事件早了9天。所以在未来的发展,在高度全球化的时候,我们能不能从今天的疫情得到教训,能够步入一种非常理性的客观的一个时代,这可能是疫情过后我们全球化的思考。
上世界大学,国外依然是首选
回到这个问题,到底后疫情时代国际教育的道路会怎么变化呢?因为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在坚定的在走国际教育道路,其实我们判断是非常之客观,也非常之理性,跟大家讲几个道理,首先大家一定要坚定一个信心。
我先讲一个判断,中国的大学确实经过了15年的发展,世界大学排行榜已经进入到全球的前50名,清华北大现在是排在全球的50名这样,但是中国的大学也还在做一个增长,就是说国际学生来到中国还是非常少的,现在非洲学生、东南亚学生、韩国学生来中国,但是西方国家的学生来中国留学的学生还是非常少的,为什么现在说像北大清华招外国人的标准来讲,如果没有外籍生到来,要评世界还是达不到标准的。
一个国家的大学要成为世界,它是需要一定的机遇和一定的时间的,恰恰在这方面,我们中国短期内还是非常难,要满足世界大学的需要,依然国外是首选。
首先看看美国的世界大学。大家都知道在二战之前,美国的大学大部分人才或者说国家的精英很大程度是要考到欧洲去。之所以美国的大学成为世界的,是一个机遇,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向美国的大学送去了最宝贵的一个礼物和财富,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爱因斯坦这样的犹太裔的科学家,而且希特勒把整个德国的世界大学一下子把打成了三流,在120年前大概是20世纪的世纪交替的时候,德国的大学,法国的大学都是的,尤其是德国,当时的德国的洪堡大学,诞生了一大批的诺贝尔奖得主,包括1905年的时候,当爱因斯坦已经发表了自己将要获得诺贝尔奖的获奖的理论,他还不是一个大学教授,他没有办法被德国的大学所拥有,他只是一个在瑞士专利局的一个职员,他是毕业于瑞士的大学,他倒是正经上大学,但是他尚混不出一个大学教师学位,可想而知,当时德国的大学的标准多高,但是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这一次百年不遇的甚至两百年不遇的机会,给美国抓住了,所以美国的大学一跃成为了世界,因为他迎来了一大批来自欧洲的最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其中一个。
爱德华泰勒,这是杨振宁的导师,也是其中一个。还有尤金瓦格纳,这又是为了理想投靠的科学家。所以可想而知就是中国的大学的要一跃成为世界的,可能要靠在座的各位到国外成为的科学家,你们的回来是美国给你送回来,就像今天的特朗普可能会把一批留在国外的优秀的华人科学家送回来。
科学家们送到美国来,这是非常难得,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今天我们国内大学的政务体制,我们的未来发展道路,包括我们人文价值,所以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要上世界大学,我们还得出国。
第二个观点,我们要看看疫情之后会发生什么,好在我们疫情是发生在今天的21世纪,在100年前的时候出现全球大流感,应对方法更少、灾难性更严重。今天我们通过这么快的时间能够把疫苗研发出来,我们还没到跨年,我们的疫苗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逐步的开始在注射,因此美国的疫情最顶峰可能就是在未来的两周到三周,然后逐步开始回落,直到更大面积的免疫的成效到来之后,我相信大概在四五月份左右各方面就会逐步的恢复正常,将来佩戴口罩能感染的人数,现在是一个人能感染1.1个人逐步到一个人只能感染0.2-0.3个,那就不是很大的问题了,所以这样疫情马上就要过去,只要不是明年马上要出国的同学,我觉得疫情影响不是很大。
2022年的春天普遍放开全球通行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所以真正想出国的,要享受教育还是要出国。基本从这两点来讲,应该不会影响我们出国受教育这样一条道路。
国际教育对每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是它确实会带来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来讲,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的同学,既然认清了要走国际教育道路,国际教育道路对我们每个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国际学校的同学要上出国这条道路,从这么多年下来,我们总结了一些规律,其中一点就是我们到底该几年级开始发力。
通常来讲,在美国的学生,想进入到前20、藤校,他们的普遍发力时间是大概在14岁,就进入到九年级,这个时候发力是一点都不晚,有4年的完整的努力是应该能够完成。
还有一些同学是在八年级左右就开始发力了,发力其中很重要的是要攻克英语的学习关口,托福要尽快达到一个听说读写的要求,通常我们讲能达到95分到100分,你在英语环境里面的全英文的学习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个。我们的国际学校的同学每个人的发力时间都不一样,有八年级的很早发力的,九年级发力的、十年级发力的,还有还有十一年级开始发力了,但是通常讲的就是九年级发力一点都不晚,十年级发力的话真的就要开始分表必争了。
因为很多朋友跟我讲其实十一年级开始发力的话,上线基本上就已经定了,十二年级才发力,这个时候就是好为之的这样一种情况。
而要发力首先要攻破的就是托福或者说英语的学习关,大家可能慢慢都会体会了,难的不是听课,难得不是坐在班里头好好听、做作业,而是他确实是一个体力活,背单词练口语,然后去做题,刷题是一个体力活,这往往也是我们国际学校的同学的一个小的通病,就是我们的口语可以很溜,但是我们的精听不一定行。
第二个我们同学背单词,口语没问题,写作好像也没问题,但是单词真要考上来的时候,我们又不精,这又是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口语,常规看上去没问题,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做到完美。
什么叫完美?就是说你能完整的用英语讲完30-45秒,中间没有任何停顿,这样的一个完美是托福所追求的。
还有一个就是阅读,阅读确实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一件事情,大概在三年前我也花了些时间专门研究,我帮助学生去学习,获得了非常高的分数。托福确实需要坚持练,练到学生感觉如火纯青。通常来讲托福阅读有几个境界,个境界就根本题都做不完。第二个境界是基本上题能做完,但是错一大堆。
第三个境界,把一些容易的基本做全对,比如说什么是中心思想,某个单词什么意思。第四个境界就是可以开始做完,而且能剩余2-3分钟,这就是很重要的一个超越,你能满足做完,但不能保证全对,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超越。做到这个的同学大概就在80以上这样一个境界了,再往上走我们可以开始用排除法,使得我们对于进一步提高,这就是第五个境界。
第六个境界已经开始对自己的错误有一定的规律性了解,就是知道自己最弱的地方是在哪里,知道自己最容易掉陷阱的地方是在哪里,然后针对性地开始把错题收集,能够针对性的训练,这个时候的同学也可以在阅读接近25分,然后从25分走到30分最高的一个境界了。
那就是做阅读边做的时候,你知道陷阱该怎么出,你有出题的那种感觉。托福的练习既是一个体力活又是一个脑力活。同样的道理做SAT的时候也会出现,SAT阅读题占了将近三分之一,做到最后你也会做到炉火纯青。我觉得我们同学在坚定做国际教育道路上之后,就要开始坚定的去走,把托福的体力活给扛下来。
第三个觉得我们有些想追求卓越的同学,在座的也是非常优秀的同学,优秀的同学要开始就是有一个新的思维框架,大概想走什么样的道路,所以我给大家提供的思维框架,你要真正的去考进优秀的大学,名校有名校的价值。
因为有些好的岗位,一些好的公司,我们今天讲大厂互联网大厂像亚马逊、 Facebook、推特等等,他们只从前20学校里面去招,这我是有经验的,比如说我在加州圣芭芭拉分校还没毕业的时候,一些大厂就会来,像英特尔、惠普这样一些当时的大厂。还有像我们说的摩根斯坦利、高盛这样一些公司只往前10或者藤校的地方去。所以每个孩子,每个同学的发展,它都是一个优势的积累。
比如说我在我创办学校的时候,我指导过一个同学,当时的分数也不是很高,2400的SAT满分当时是2000多一点,最后被杜克大学,前10的学校录取,然后前10 的学校学数学专业,开始在三年级的时候研究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找到一个实习的机会,在高盛跟杜克大学合作的一个项目里面做,一毕业就进入到高盛,这一下起点就高很多。
大家要记住这句话,你越早发力,你现在发一分力,比你在大学发五分力还要好,因为你这里发一分力是弹跳放大,你到了更高一个平台。
比如我以前指导过的谢同学,他进入到前40的伦斯勒理工,然后通过发力进入到耶鲁的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生院,这也相当不错,但是你如果一步到位到耶鲁,你的发力又不一样了,你再进去的就会进入到最高端的一个机会,所以我们同学要掌握这样一个规律:现在发一分力,就相当于大学发五分力。
名校追求的学生是“两个二五个一”
第二就是我们决定要努力,这些的名校,他们追求学生是“两个二五个一”:
1. 文理双优
2. 标化双优,托福和SAT都考得很好
五个一分别是:
1. 世界级的竞赛奖项 。
2. 有大学教授级别指导的前沿的研究,的时机是在10年级或者11年级来做。随着国际教育的发展,我们的中学开始本科化,高中开始研究生化。
3. 一定要有独特的经历,就是指你的家庭背景,你从事探索性和人文方面、社区等非常独特的经历。
4. 你的才艺,我看到同学们的冬日秀演出,这个晚会非常棒,才艺方面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5. 选好专业,有战略性的去申请。
这又是一个环环相扣,你每做一个就增加了一个维度。每做一个是增加自我的一个挑战,为什么维度那么重要,一个四维的人跟一个三维的人进行比拼,你说谁能赢?短期不一定看得出来,但长远多维度的人一定是能够比一个维度少的人,更容易获胜获胜。
大家读过《三体》吗?里面说先进的文明对落后文明的打击叫做降维打击。还有另外一本书叫《枪炮、细菌和钢铁》,枪炮、细菌和钢铁就是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进行打击的工具。
人类社会的发展,未来是人才的竞争,为什么现在大家对AI那么重视,因为普京讲了一句话,哪个国家先把AI战争武器发展起来,它的优势将是巨大的。
为什么说我们今天坐在课堂里面,我们要想想看我们未来的道路,这些趋势都不会变化,只是我们更加清楚全球化确实有bug。明年,我也希望把AI带到课堂里面来,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来选我的课,但是选课的同学一定要托福有一定成绩,要大量的写作、阅读。
在2021年即将到来的日子里,我鼓励大家成为更加卓越的君诚学子!
◆ ◆ ◆ ◆ ◆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校园参观日
1月6日周三上午9:30 -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