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府学高中部的孩子们:见字如面,大家安好。
明天本是我们约定开学的日子,但面对特殊时期,特殊情况,我只能在这里以文字的形式与大家交流了。
几天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要给我们高中部的孩子们说些什么话。高大上的文字对大家也许是有用的,但我觉得并不深刻,因为今年所遇的疫情一定会给你们带来新的启发新的收获。所以我希望可以“超越年龄,超越经历”的来和大家重新思考一些问题。
——《高中部校长信》
读书学习是为了什么?
我们从早读到晚自习,从夏令营到冬季游学,从社团活动到社会实践,对于学习这件事儿,我们可以说是全年“无休”。因为我们希望拿到更好的成绩,漂亮的履历背景,申请到好的学校,进阶能开阔视野,找到体面的工作,过上更富足的生活。但这一切,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却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当那个耄耋老人逆行人群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知识不仅是财富,还能救人于水火。
北宋大家张载有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国家有难的时候,我们要勇敢面对,用自己的知识去战胜危险,有责任有担当,成为国家和人民的中流砥柱!
更多的视角,更多的思考
公元1666年,牛顿24岁,因英国大规模爆发的瘟疫自我隔离。在这段时间里牛顿发明了微积分,完成了光分解的实验分析,以及万有引力的开创性工作。涉及领域为数学,力学,光学。
如今,自疫情爆发以来,各种信息铺天盖地。作为一名国际学校的学生,我们应该将视野放的更宽,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全面,理性筛选信息,融入数据统计、社会学、人文历史学、经济学等等,把它们综合起来去理解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一切,辩证的看待这些问题,我想,改变世界的想法和机遇也许就蕴含其中。
学会爱,也学会被爱
武汉是一个勇于面对困难的城市,面对疫情,他们做出了巨大牺牲,也需要被尊敬。我们游学四方提高世界理解力,拥有文化包容心,而此刻,我们需要的是同一颗“中国心”。疫情面前,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只有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才能凝聚起抗击病魔的强大力量。
面对“宅”,也难得让我们有大把的时间与家人共处。这些年来,我们发展的步伐很快,未来,我们也将独自走出国门踏上求学之路。这次疫情,给我们的生活节奏踩了“急刹车”,让我们有机会进行亲情交流,学会感恩,珍惜当下。
关于停课不停学
“停学不停课”或者“停课不停学”,这两句话一定是最近大家听得最多的,因为如今,“课”与“学”已经不再明确划分。自教委下发延期开学相关工作通知后,高中部网络学习资料以及相关答疑工作就已陆续开启。虽然大家对网络答疑学习方式并不陌生,但无疑的是,师生之间不再发生真实接触与监管,老师们无法再做到事无巨细的督促,对孩子们的自制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对大家的自我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觉得这恰巧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是一个检验自学能力,让学业脱颖而出的好时机。现在的你,可以想你所想,念你所念;忆你过往,憧你远方;心之所向,思之不往。有意识,有魄力,自我约束,把握机会,你就是学习的主宰者。
换言之,“to be, or not to be”其实只在你的一念之间。
自疫情爆发以来,学校紧急建立了领导应急指挥工作小组,对于教师返校、疫情防控、远程教学等问题制定响应方案。时间追溯全体师生的身体情况,并建立了完整的疫情跟踪汇报体系,始终把师生的健康安全放在位。大家虽仍未到校,但学校依然坚持着每日清洁消毒的工作,因为新府学的校园一直期盼着大家的归来。
孩子们,寒冬挡不住春天的故事,疫情也无法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再坚持一下,我会在大地回春,百花齐放的时候,站在校园内的兰花树下,等你们回来。
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执行校长:崔少周
2020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