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8日-1月26日,广州市育才实验香江国际部的同学们在微医广州全科中心完成了一次医疗公益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共持续5天,参与的学生共15名,年龄在14-18岁。受疫情影响,活动全程在医疗诊所内进行。
公益社会实践期间,国际部同学们在全科老师的带领下参观诊所,了解互联网医疗及微医发展史,熟悉诊所工作流程,学习医疗安全防护操作。
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学到了非常多的医疗急救知识及操作学习实践,包括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等实用技巧。全科的老师们还针对青少年心理、性教育等方面,做了讲解和针对性的交流。帮助同学们更科学、更阳光得成长,树立正确的性意识。
除了专业医疗知识外,同学们还参观了检验科,观察各种细胞组织形态,感受微观世界的奇妙。最后同学们还参观了智能医务室,了解智能医务室的工作方式,并模仿远程问诊,了解到互联网医疗的强大。
实践项目最后一天,同学们通过考试、自由分享、家长分享、颁奖合影等环节,完成了这次令人难忘的实践活动。通过在微医广州全科中心的社会实践,国际部同学们学习了医疗培育的相关知识,并对医疗资源开发、医疗卫生保健等方面有了更多的思考。
同学们的社会实践心得:
吴同学
在这五天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血液的构造,急救知识以及心理健康。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所学习的急救知识——心肺复苏以及海姆利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脏和呼吸骤停的救命技术,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导我们的医生对我们说到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无论如何,虽然在我们一生中我们可能不会遇到哪个心脏骤停的病人,但如果我们遇到了,我们学习了心肺复苏之后至少能挽救一下他们,即使病人还是去世了,我们至少为了一条生命努力过。” 是的,至少我们努力过,这就是医者的伟大。
陈同学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心肺复苏的操作实践环节。对我来说,在危急时刻救助他人的性命是一件多么遥不可及的事情。但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清楚地认识到:危急关头,我应该说什么、做什么才能挽救他人的性命,而不是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从评估现场、判断患者意识及生命体征再到救治的实施,每一步都要求严谨且迅速,不容得半点疏忽。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我逐一体验了心脏复苏的整个流程。在胸外按压环节,我们不仅要找到正确的按压点,还要保证按压的力量、速度和深度。整个按压流程需要做5个循环,每个循环需要用力按压30次。我们只做到个循环,就已经气喘嘘嘘了。不得不说,救死扶伤也真的是个体力活呢。
在这次实践中,我掌握了一门十分重要的急救技巧,也明白了在遇到突发情况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析问题才有可能拯救救助他人的生命。虽然,这只是个模拟的心脏复苏,可我却深刻地意识到医生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是多么的令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