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国旗下的演讲《中文阅读月-好书推荐》

来源:金华新东方双语学校 时间:04-26

书籍就像一盏神灯,

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

——乌皮特

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同学们的语文理解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还能开阔视野、提高内涵、增加人文底蕴。书籍不仅丰盈了内心,有益的阅读,还可以让同学们如同得到甘露的滋润,让他们受益终身。

中文阅读月悄然进入尾声,今天由八年级的Tom Zhang同学为我们分享他阅读的一本书:阿Q正传。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八年级一班的Tom Zhang,很荣幸有机会能与大家分享一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白话文小说之父;他曾去日本留学,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最终弃医从文;他曾写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他是谁?他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鲁迅先生。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他的----《阿Q正传》,这是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品,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成功地塑造了中国底层社会人物阿Q。

推荐此书有以下三个理由:

1. 阿Q那被践踏的人权以及他的“精神胜利法”,看后不禁暗暗感慨他那种超凡的“良好”心态。“精神胜利法”是阿Q在遭受到种种挫折后所发明出来的内心法则,其实根本就是驼鸟的心态,遇到困难只往地下钻,不会真正去解决问题,只能转身就跑。

2. 阿Q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他只能靠卖苦力谋生。文章中写道,给人家做短工,割麦,撑船……但阿Q连基本的人生权利都没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连一间栖身的房屋也没有,只好长年在土榖祠里落脚,还必须被迫接受有钱人的欺负以及村里人的戏弄及侮辱,阿Q生活在黑暗的旧中国,生活在人吃人的社会中,但是他不敢勇敢地反抗那些欺压他的人,不敢为自己的尊严和自由放手一搏。

3. 阿Q是中国旧社会所产生的典型人物,鲁迅先生运用大量反讽手法勾勒国人病态的社会和人性的丑恶。鲁迅先生以笔为戎,力透纸背,直抵吾国之民的灵魂的弱点,让我感受到了思想的深邃。

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一座不可超越的山峰。

如果你想知道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果你想知道阿Q被践踏的人生故事;如果你想知道阿Q所生活的旧中国的生活面貌?

那让我们重温经典,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艺术世界, 来一次思想碰撞吧。

同时,小学部六年级的Cindy Wen同学为我们带来她阅读的书籍《战争与和平》:


大家好,我是六年级一班的Cindy Wen,有这样一本书,托尔斯泰曾说:“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而这本书便是《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带给我许多的感悟,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藉。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彼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做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图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所以一经阿纳托里的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彼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之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它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说出他对《战争与和平》的评价,而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难怪著名作家高尔斯华绥说,如果要举出一部符合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个定义的小说,我就要选择《战争与和平》。

本周表彰

上周末,金华市的室外温度只有8度。新东方双语学校的两名队员参与了金华市青少年马术锦标赛,他们不畏寒冷,用智慧和勇气在赛场上拼搏。他们是来自一年级的David Shi同学和四年级的Maggie Ma同学,恭喜他们!

与此同时,学校篮球队的队员们在两位体育组老师的带领下,代表新东方双语学校参加金华市开发区的篮球比赛,在比赛中他们团结一致,赛出了勇气,赛出了顽强。学校特此为这群勇敢的少年们颁发了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