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明媚的木曜日,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开启了一次快乐且充实的日本语行走课堂之旅,体验了原汁原味的日本文化。十几人分成两组,同学们交替体验了传统的日本茶道和花道。
茶道:在日本,茶道是一种通过点茶和品茶来接待宾客、交谊、恳亲的特殊礼节。一场正式的茶会,更是难得的一期一会,举办茶会不仅要求要有幽雅肃穆的环境,而且有一整套的步骤程序,宾主双方都有各自形式的礼仪,相辅相成,贯穿整个茶会。自古以来,茶道是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和进行社交的手段,讲究“和、静、清、寂”四规的茶道精神,是禅与茶的融合,也是能够让人的心灵得以慰藉的生活美学。
花道: 中华花艺源于公元五世纪的佛前供花。隋唐时期,日本僧人将插花礼仪——佛前供花以及插花器皿带回东瀛,因此,中华花艺在日本播下了种子。圣德太子在京都建立顶法寺六角堂,池坊作为其主持在佛前供花。以每日修行悟道为目标,为人们的幸福而祈祷,从而衍生出将心情反映在草木的形态之中的花道文化。小原流花道是19世纪末,小原云心创立的花道样式,是日本花道三大流派之一。该流派即以广口器皿(水盘)为花器使花材有如盛放在花器中铺展开来,相比较以前的插花手法均以线条变化为主,而盛花强调面的铺开方式。
学生体验
Aden Qiu
大家依次脱鞋进入了榻榻米的房间,并且以2~3人为单位坐了下来。坐在茶艺师旁边的客人是主客,通常是整场茶会中最德高望重的客人,并且只有主客有资格代表大家与主人交谈。此外,每位客人都会放一把扇子并且立在面前来表达对主人的尊敬。随后,便是点茶的程序。一位穿着和服的女茶师会迎上前来并且下跪行礼。这时我们也需要效仿这位女茶师相互行礼,以示尊敬。然后,女茶师便开始擦拭茶具,准备点茶,她为我们点了 “薄茶”。茶艺师将点完的抹茶放在托盘上,从主客开始依次传给下一位客人。喝茶时,我们要将茶碗的正面面向大家以表尊敬,然后必须一手托着茶碗,一手扶着碗身,用三口喝完,而且第三口喝完还要发出声音来以表达对茶的喜爱。喝完之后,收回茶具,女茶师再次擦拭茶具。之后,茶会也就结束了。整个茶会仪式的过程真的十分安静,大家都能静下心来,摒弃一切杂念地观赏并品茶。我感觉整个人的身心都得到了解放,心情也变得十分放松。这次对日本茶道的体验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也是不禁感叹日本茶道的奇妙之处!
James Zhu:
在这周四的下午,我们日语班终于迎来了校外行走课堂的活动,我们乘坐着大巴来到了这个充满了日系传统文化的场所,浓郁的日式气息扑面而来,里面陈列着日本传统人偶,还有珍贵的茶碗。我们分成了两组分别去感受茶道和插花的文化。中国的茶道讲究的是茶,而日本讲究的是道。当天茶室里的挂轴上写着“本来无一物”,引发了我们的许多思考和讨论。茶室里,对于礼仪礼节十分的注意,就连榻榻米也都有它的讲究。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插花的环节。日本的插花文化分为许多的流派,这次我们学习的是小原流派,在日本明治年间由小原云心创立的,是目前日本有代表性的花道流派之一。在老师细心的教学以后,我这才明白了插花还有分主枝和客枝,插花确实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呢。我和我的搭档Andy Wang在老师的细心的指导下,不断地去调整花的角度,最终完成了一个令我们非常满意的作品,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评价,可能这就是两个花道大师的天赋吧。
活动的最后,我们还碰巧遇到了一群正在参加读书会的人,其中有两位日本太太和一些日语爱好者。虽然我们的日语水平还处于基础阶段,他们还是非常热情与耐心地用日语跟我们做了交流和互动,他们都觉得我们这群同学很可爱。这算是本次行走课堂中的一个小惊喜,我认为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能有这样的好机会和日本人交流,是一个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我对自己学习日语以及之后去往日本念书增添了许多信心和动力。这次的行走课堂很开心,大家也学到了很多知识,真是一次难忘的课程体验!
【温馨提示】
1、目前学校招生报名通道已开通,有意向的学生及家长请致电招生部:
2、请意向家长提前填写并提交“报名申请或者扫码报名,或详情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