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超美国留学热潮,留学目的地你纠结了么?

来源:中宏国际书院 时间:04-26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留学生的脚步,因为留学需要跨国流动,又涉及国际关系,面对即将来临的秋季开学季,很多人都不禁想:

留学黄金时代到头了?

还敢去英国留学么?

很多留学生和留学生家长都在担忧,纠结到底要不要开学、是否延期入学,又或者放弃留学。

的确,影响大家决定的观点有很多。

首先,国外的疫情情况并不完全乐观。

每天的确诊数仍在上涨...



许多国家都采取封国、封城的举措来应对疫情,但是随着经济的萧条,许多国家慢慢开始解封。但也不免有些国家解封后因为病例的增长而重新封城,

而美国39个州病例持续增长,弗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仅这三个州就占上周确认的美国百万例病例的四分之一。

虽然欧洲整体的情况是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因为民众的防范意识仍然有很多欠缺。所以有专家预测很有可能出现“第二波疫情”。

除了疫情的发展,准留学生们还要考虑后期安排不过来的考试——

雅思考试的取消及延误,直接影响准留学生们后期的留学申请,没有拿到Offer的学生需要时时盯紧雅思和托福的开放,为自己后期的申请成绩做准备。



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面授课程都改成网授课程,因此,课程的质量也得不到百分百的保障。

并且一些拿到offer的学生也有自己的顾虑,因为和国外的时差关系,所以,线上课程的国内学生需要倒时差上网课。

还有更多需要忧虑的——

随着疫情的发展,国外对于中国人,甚至华裔、亚裔的偏见会不会加深?留学生在外,是否会受到歧视呢?

可能面临的歧视,难买的机票都让这届准留学生越来越焦虑,深夜发呆的时候一遍遍地问自己:我到底还要不要出国?
 

留学仍值得鼓励吗?

在很多人眼里,出国留学就是给自己的履历上做更好的包装而已,但是,随着现在归国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回国后留学生的收入有可能还不如国内大学毕业生的收入,所以,不禁有人疑虑,出国留学到底是否有意义?
 

留学依旧值得鼓励。

首先,出国留学能够扩展自己的世界观。

越是在全球化可能退步、大家越来越保守的时期,越是需要逆行者,越需要出去见世面。

出国已然并不是“镀金”,而是给自己一个”思维提升”加持的机会。

不过大家的出国的目标也需要改变:

在出国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和丰富。而留学的目标,并不是让要把自己同化成一个外国人,而是要同时掌握不同的语言、不同文化,这样在未来脱颖而出的机会才会更多,更能拓宽自己的全球化视野。

其次,对于一个留学生来说,考虑“要不要出国留学”的时候,其实更应该考虑要去哪个国家、接触什么样人和文化。

“之后美国可能会成为一个民粹主义的沙漠,但在这个沙漠中,仍然有绿洲,就是那些教育程度比较高、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地方。”

——何帆

不管是美国还是英国,或者其他国家,你考虑好自己要去的是沙漠还是绿洲吗?
 

留学该去哪儿?

据新东方最新的《2020中国留学白皮书》称,英国今年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中国学生首选目的国。近两年较为紧张的中美关系严重影响了留学生的选择。

此外,还有个不容忽视的点——英国重新开放PSW签证(允许留学生毕业后留英两年)

同时英国三年制本科、一年制硕士的短学制具有时间上的优势,这些因素也让英国赢得了更多中国留学生的青睐。

对于留学生来说,选择留学地只是步,更值得思考的是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留学生涯。

在这种情况中,留学生选择留学的目的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拓展国际视野”、“丰富人生阅历”,这些始终是中国同学开眼看世界的最主要目的。

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国外工作和移民”的所占比重在逐年减小,“提高外语能力”、“就读国外名校”等硬性技能及学历背景占比也在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们更希望毕业后能回归祖国,在国内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在全球化出现退潮的当下,我们已经见证了太多的历史,想要打破成长和人生的壁垒,除了需要的策略和判断力以外,可能还需要家长和学生心里的一团勇气,如何在糟糕的环境下保全自己,《黑天鹅》一书的作者塔勒布,在他《反脆弱》一书中提到,应对风险的方法就是“以毒攻毒”,成为一个“逆行者”可能是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黑天鹅”事件的终极自保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