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老百姓通常认为英语是通用语种,其它语种都是非通用语种,因此小语种的另一种定义就是指英语以外的其它语种。按种定义统计,目前中国各高校开设的小语种约有30种。
类是欧洲语系,主要包括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捷克语、葡萄牙语、瑞典语、希腊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巴利语、保加利亚语、荷兰语、阿尔巴尼亚语、罗马尼亚语、波斯语、波兰语等;第二类是亚非语系,主要包括阿拉伯语、日语、朝鲜语、梵语、菲律宾语、马来语、印地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缅甸语、蒙古语、印尼语、土耳其语、越南语、泰语等。
在这些小语种里,常年招生的有十多个,其它语种则是隔年或数年才招一次。
既然小语种种类如此之多,让人应接不暇,那么在了解了小语种之后,又该如何选择呢?
1、学习此语言的人数
国内像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语种,在世界上使用范围广泛,但由于国内人才培养刚起步,市场需求依然缺口很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小语种”。市场需求势必使这些小语种的前景乐观。因而,小语种的选择上要“避热就冷”有利。
2、此语言的国家数量、经济情况以及国家局势
小语种做到“避热就冷”固然重要,但是考虑所学语言国家的综合情况却更为关键。一个国家经济情况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毕业后的及去向问题,而国家局势是否稳定则是能否留在该国的基本条件,一些国家虽然十分缺乏交流人才,但由于战争、动荡等原因即使再容易也不能让人放心。
对于所选语言能够运用的国家数量也很重要,其决定了以后发展的范围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单一国家,如西语就是除了西班牙本国使用很多拉美国家也使用,这样就大大拓宽了发展渠道。
3、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与大量国家都建立了庞大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交流渠道。因此在选择小语种时,还要考虑本国与之交流的情况。其选择因素主要包括地缘上的和政治经济两大方面。譬如说由于地缘关系,大量的日企在中国投资建厂,日企就吸收了大量的日语专业毕业生。政经方面中国与欧洲一些国家贸易、政治来往频繁的,也能创造更多的机会。
4、在选择上,要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走
选专业一方面看发展前景,另一关键方面就是个人兴趣了,对于语言学习特别是如此。比如现在很多女孩子比较喜欢韩国文化,就会选择学习韩语,这样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一是在学习时自身会有更大的动力,二是由于自身兴趣很多学生对于该国文化等方面已经有了自发的了解,这样在专业学习时会更加容易,将来赴外发展时也能很快适应其中。
除此之外很多留学生选择小语种,还有考虑到一些国家的费用低,签证率高等问题。总之,现在外语的选择,再也不会是英语“一枝独秀”的情景了,小语种会越来越受到更多的人青睐。
虽然小语种的选择在很多考生和家长看来是个“香馍馍”,但零点高三不得不说由于小语种招生招考形式特殊,很多人认为其是高考的一种捷径,其实,现在小语种考试难度比例明显在加大,平时成绩不错、又对小语种很感兴趣的学生可考虑报考,否则建议不要浪费宝贵的高考复习时间和精力去凑热闹了。
虽然小语种专业几乎在每个批次都有招生,但很多高校的小语种专业的录取分数相对较高。小语种专业虽然火爆,但考生报考时,最重要的是看自己有没有学习语言的兴趣。考生要结合相关院校小语种专业近几年的录取分数和自己的学习成绩,慎重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