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加强体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健全体育竞赛和人才培养体系。
体育一直是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非常注重的培养方向之一,与学科、艺术一起成为汇佳教育的三点支撑,也是汇佳教育的三原色之一。作为创新项目“双语融合部”,这一理念被完好地延续过来。汇佳双语融合部提出“体育为支柱学科”的教育主张,坚持“健康”的教育理念,把“身心健康”作为首要育人目标。
身体是教育的根本,身心两健方能行稳致远,所以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每个学生的身体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中心点。
体育课程活动:科学完善有体系
我们回归体育的教育本真——尊重生命、尊重规律、尊重差异。在纵向上,根据6-15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构建“跨学段融通、上下衔接螺旋式”的体育课程链;在横向上,根据同龄学生共性特征与个体差异,构建“课内外融合、丰富多元可选择”的体育课程群。
我们创新体育的教育实践——围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领域设计体育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身体、保护身体、磨炼身体、控制身体、美化身体、运用身体”;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通过体育锻炼实现“体重合格、体格标准、体能充沛、体型健硕、体态健美”。
体育课程质量:时间场地有保证
汇佳学校有先进、全面的综合室内外运动场地,多个气膜馆,保证学生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都能正常开展体育活动。
双语融合部每周体育课达到5节之多,坚持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一小时。正如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9月22日《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发布会上的表示:
“体育课和语文、数学、外语课一样,体育课上教会了健康知识,教会了基本运动技能,教会了专项运动技能,不练习是掌握不了的。要把文化课的作业减下来,体育课作业加上去。”
汇佳双语融合部的综合体育课不仅高质量地完成了国家体育标准的要求,还把生命安全主题教育融入体育课堂中。如匍匐前进(火灾逃生练习)、沼泽地(侧滚翻滚)、穿越火线等。
体育必修游泳:“闲暇”“应试”两不误
教育部已将游泳纳入国内中考体育选考项目,汇佳双语融合部也将游泳设为体育特色必修课程,设计符合6-15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九年一贯制螺旋式的游泳课程内容体系、评价体系,开发“十三等级进阶”教学方式,有完善、严密且富有挑战意义的晋级制度。
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水中生存能力、自救能力和身体素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游泳必修课中享受游泳的乐趣、增强运动的自信,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在未来拥有终身受益的闲暇运动和锻炼习惯。
体育校队俱乐部:丰富多元可选择
在汇佳学校,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校队和体育俱乐部,如游泳、马术、冰球、高尔夫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网球、足球、射箭、滑冰等几十个专业项目。
探索自然体育:自救自护会生存
双语融合部还将探索自然体育,把户外体育运动纳入在地四季课程和研学旅行课程,根据季节变化开设自然体育课和野外生存课程,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入社会,在与大自然、大社会的对话中锻炼身体、培养品质、完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