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府学外国语学校@所有家长,疫情当前,这份“心理处方”请您查收!

来源:北京新府学外国语学校 时间:04-29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以来,每个人都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变化,在各种信息的“轰炸”下,我们的心情有时会焦虑烦躁,起伏不定。

受疫情影响,全市大中小学幼儿园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活动暂停……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也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这个假期,我们不仅要和病毒作斗争,也要主动调适自己的心理。而且,作为家长,只有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引导孩子平稳度过这个延长的假期,保证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不受疫情影响,北京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就为大家来说一说,怎么样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里呢?我们来一起了解下。

总担心防护做不到位怎么办?

缓解心理压力,安定自己的心

疫情开始时,我没有任何防护就出门了,会不会被感染呢?

最近,自己有轻微的感冒症状,我是不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受疫情影响,不少人会过度恐慌,甚至由于身体的轻微不适而产生疑病心理。如何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呢?

,要正确理解这种正常心理反应。使自己的生活常态化,进行自我调节,使自己的睡眠、饮食、住宿相对稳定。吃得饱、睡得着、笑得出来。这就是健康的心理表现。

第二,如果还是心里紧张,焦虑,可以用心理稳定化技术进行调节。如深呼吸、音乐放松、冥想。偶尔做点白日梦,想点好事,心想才能事成呢。还可以适度的运动,与知心好友通,聊聊天,甚至可以讨论一些你们共同点的问题,如:历史人物、一带一路、看看电视、听听音乐、读一本好书。这些转移注意力的方法,都可以消除心慌焦虑。

科学认知,做好防护措施

1. 打喷嚏、捂口鼻、喷嚏后、慎揉眼

2. 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

3.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 假期少出门、会面有距离、拱手不握手

5. 不道听途说、尊重医生的建议

过分悲观、焦虑怎么办?

调整生活方式,乐观应对疫情

疫情期间我们尽量先在家里,不出门或少出门,出于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的责任。那么怎样调整好自己的生活方式,以便积极乐观的应对疫情呢?

,制定计划合理安排好每天的事情,特别是保障规律的饮食和睡眠。

第二,专注做好一件事,看书、写字、听音乐或者学习一个技能,琴棋书画等。而且在专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感觉到是一种享受的过程。

第三,找到一种支持,来自家庭、朋友的陪伴,是很重要的社会支持,认真跟家人做些家务。比如:做饭、洗碗、洗衣服。让自己全家都开心起来。还可以和家人聊天,聊的主题可以丰富一些,不要总聊疫情。更不要指责,埋怨,吐槽,攻击等。没有跟家人在一起的,可以通过视频聊天的方式,保持,把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建立和使用起来。

第四,可以进行一些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仰卧体操等。

第五,可以静下心来有一些思考,思考一下现在当下的感受和积极的想法。换个角度想一想问题,休息这么长时间,能有机会和家人在一起加深感情,享受现阶段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第六,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关疫情信息的时间,睡前不宜过分关注,减少未知带来的失控感与焦虑感,相信美好终将来临。

乐观面对,相信美好终将来临

1. 回忆自己曾如何化解危机,肯定自己的能力。

2. 以合理的态度看待事情。

3. 保持对前景的盼望,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

如何充实孩子的假期生活?

有效陪伴,正确引导

关注疫情的同时,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想一想如何充实孩子的“加长版”假期生活。孩子推迟开学,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增加了,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对学龄前的儿童家长陪伴很重要。高质量的陪伴更需要家长用心,要左右陪伴而不是陪伴左右。要做一个懂孩子心的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设计一个小游戏,如猜谜语、讲故事、玩积木。如果孩子对疫情好奇。这时父母可以借这个机会教孩子学习健康知识,让孩子有安全感。安抚好孩子的情绪。

第二,对上学的孩子,父母要在理解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一起讨论这段时间生活和学习的计划。生活上的计划包括孩子的娱乐和家务活的时间。这样更能增加亲子之间的了解,增进感情。学习上制定学习计划很重要,在线学习即将开始,要和平时上学一样按时做作业,认真听课。

第三,家长的情绪很重要。父母情绪要稳定,不要太焦虑、太着急。还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不吵架、不指责、不埋怨、不打骂,让家庭和谐快乐。

有效陪伴,加强交流

1. 给孩子适当的独立空间,让他们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2. 有效陪伴孩子,一起制定每日计划,并认真执行。

3. 加强与孩子的互动交流,一起游戏、运动。

4. 合理分配孩子的假期作业和学习任务。

5. 培养孩子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

6. 鼓励孩子写心情日记,记录生活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