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真正发生!学术活动月活动之一
——JCGS提升学生体验与创作机会的高效课堂的系列教研活动报道(一)
为了促进教师发展,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效果与学生培养效果,探索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路径,营造全员学习氛围,我校将12月份设立为“学术月”,并开展一系列活动。
学术活动月以“让学习真正发生,提升学生体验与创作机会的高效课堂”校级教学研讨与评比课拉开了帷幕。12月3日上午,英语学科首开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声先夺人,有声有色——
英语学科:开场锣鼓先声夺人
各显其长异彩纷呈
课题:《What will you be when you grow up?》同课异构
授课:融合课程小学部孙苗Mr.Chris
国内课程小学部张超
课题:《Travelling abroad》同课异构
授课:融合课程中学部杨乐
融合课程预科部Ms.Janine
中西璧合相得益彰
融合课程小学部的孙苗老师和Mr.Chris,共同开展了一节别开生面、充满魔法色彩的公开课。为了帮助学生们练习I will…(我会…)句型,课堂以“预言家”为主线,巧妙地利用小组分享、小组讨论、找对子、骰子游戏等活动,营造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氛围。
两位老师的默契,给听课老师和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的一些细节处理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两位老师的用心和细腻。如两位老师巧妙地利用课件让学生们预测他们的未来;借用Mr.Chris的外甥Oliver这个真实的形象进行举例,同时使用“淘气小猫咪”盗用大家预言条的故事情节,带领孩子们围绕课堂的六个主要问题进行展示和练习;最后又借用”一个失误”让学生们“交换未来”进行展示,既维持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了学生们的主动性,学生们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地习得语言,享受学习。
两位老师的精彩呈现,使人体会到:一个高效、自主的课堂,不仅需要坚实的教学功底,更要以学生为中心,多以学生的角度思考和设计课堂,多给予学生操练语言的机会,学习方可真正发生。
歌曲改编独特新颖
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教学环节是一颗颗珍珠,那么国内课程小学部张超老师的一首改编自创歌曲“What will you be when you grow up?”(长大后,你将成为怎样的人?将从事什么职业?)就是将珍珠串起来的红线。一首英文歌将知识与趣味,语言与情境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知识和情感升华,旋律架起了感性与理性知识的桥梁,也使得孩子们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保持高昂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
“入境”才能“生趣”,在传授新课之前,以悦耳的音乐导入,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尽快进入语言学习的状态。一首根据“Take me to your heart”(英文歌曲名)旋律与节奏改编填词的“What will you be when you grow up?”贯穿整节课,从导入到新授,从练习到拓展,想法新颖,大胆突破,让学生从呆板、紧张、单调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疲劳,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加了生活的情趣。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歌曲的选择应符合教学的需求;这首歌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为教学而服务,其内容紧扣教学主题,通过一种轻松愉悦的节奏,使学生边听边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感知力和想象力。
学以致用授之以渔
融合课程初中部杨乐老师,将Approaches to Learning(简称ATL:学习方法)融于课堂活动中。在教授学生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沟通、协作、组织、反思以及辩证性思维等多方面ATL技能。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如何通过阅读提高写作技能?杨乐老师在这节课上给出了完美的答案。杨老师先以一句“Do you like travelling?”(你喜欢旅游吗?),引起学生思考和讨论,之后学生们争相发言,各抒己见。有位学生提出了“旅游时要提前了解当地文化”这一观点,老师举出了与之相关的一个例子,增加了学生对“Culture Shock”的认知。
杨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中国在美国留学生写给国内朋友的一封书信,介绍她在国外留学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杨老师带领学生对书信内容进行阅读理解,并组织学生分组对照MYP写作评估标准,就书信各个段落进行点评、反思、总结和修改,梳理承上启下的衔接词、句等,使行文更加准确、流畅。最后,让学生们就本节课所学到的写作评估知识,小组合作写一封回信,就阅读材料中出国遇到的困难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再让各小组就写作内容交叉评估。
判断一堂课是否高效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让学习真正发生。这堂课上,学生全程参与,老师就像一个催化剂一般,不断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自发思考。
仿真情境深入思考
融合课程高中部的外教Ms.Janine围绕Travelling abroad(异国旅行)展开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生活及留学经历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深度学习。
Ms.Janine先带着学生们复习了Summarize(英文总结)的技巧,让学生分析阅读材料中主人公异国求学遇到的问题。接着学生根据所学到的句型进行两两配对,操练真实留学生活情境中有可能用到的英语。在通过课堂展现,启发教学,互问互答的手段当中,学生真实地自我模拟出留学生活,出国旅行等情境,切实地提升了英语能力。
Ms.Janine并不拘泥于单一情境,引出了travelling abroad(异国旅行)可能会面临的文化冲突,让学生深入思考模拟情境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接着借助于模拟第二个场景JCGS FM(句容碧桂园学校广播电台),让学生通过电台节目的形式,合作展示出国过程中会碰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应对方法。学生在展示当中,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研讨,进一步深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Ms.Janine的指导之下,整个课堂变成了一个个“真实”的场景,学生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有效用课堂所学知识应对一个个真实存在的问题,并在学生反馈后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背后存在的原因,既有语言操练,也有批判性思考。
思想对撞理念生根
下午,学校大英语组开展评课。
授课教师一一“说课”,阐述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进行教学反思,分享“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认知、探索、实践。
受邀课程专家、评委以研讨课为案例,围绕“让学习真正发生”这个主题,深入探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获得更多“体验”与“创作”的机会,让学习生成。
大家认识到,好的课堂、好的学习发生,需要教师具备“同理心”,想学生之所想,深入了解学生,不管是进行教学设计还是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时刻将学生放在心中;真实情境的运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进而让学习真正地、持续地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