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熟悉现代机械科学技术,熟悉现代测试与信息处理,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
授课机构: 苏州学尔创教育
上课地点: 天河校区
开设班型:早班,晚班,周末班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熟悉现代机械科学技术,熟悉现代测试与信息处理,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础技能和发展方向,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具有从事机械产品开发、机械制造企业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 基本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国富民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初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能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艰苦奋斗,实干创新的精神和热爱劳动、遵纪守法,自律谦让,团结合作的态度。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系统地掌握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工程材料、机电控制理论,现代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具备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该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工程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现代制造设备和检测仪器的操作能力。 具备现代管理知识、工程经济分析能力和基本创业能力。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初步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 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身体健康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三、 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力学、电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 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系列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基础、电路系列课程、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学、微机原理及应用、测试技术、机电控制系列课程、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五、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
课程体系
能力培养
专业教学课程
课程分类
主要课程
能力培养方面
公共基础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发展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就业指导;军事理论
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以及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协作精神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
大学英语及其选修课
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外语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 C程序设计、计算机类选修课
培养计算机作为一门工具的应用,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
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工程制图能力
体育
锻炼强健的体魄
学科基础课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控制工程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测试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
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现代交通概论、工程经济分析、振动理论基础等选修课
拓宽本专业领域所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的知识面
专业课
机械制造学、数控机床、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计算机控制、微机接口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I、II
基本技能训练:
促进学生深化理论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和基本研究方法,融实验理论、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模拟电路实验
机械原理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验
实习
金工实习I、II,生产实习
课程设计或学年论文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专业技能培养:
课程设计的内容要选取一定的工程或社会实际背景,体现应用性、先进性、综合性的课题;毕业设计(论文)要重视学生全面能力和“大工程”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实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电路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综合性课程设计
毕业论文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集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机械系统计算机控制实验
创新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等
综合性实验
第二课堂
科技创新活动、学术社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