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中易智教育的沈阳理工大学MBA招生简章,项目学校已由一所学科单一的军工院校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经、管、文、法、艺相结合,服务辽宁、面向全国,具有鲜明国防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现在火热报名中。
经过七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沈阳理工大学已由一所学科单一的军工院校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经、管、文、法、艺相结合,服务辽宁、面向全国,具有鲜明国防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11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4.4万平方米。校园内建有局域网,图书馆面积4万平方米,纸质藏书137.52万册,图书总量242.52万册。学生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建有标准运动场和大学生文体中心,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学校建有东北地区唯一的兵器博物馆,是国家和辽宁省科普教育基地、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及沈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学校现有19个学院、系、部等,设有50余个本科专业,分布在工、理、经、管、文、法、艺术等7个学科门类,具备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示范)专业、改革试点专业及重点支持专业19个。有6个省级教学团队,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14门。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17个。
现有教职工1685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428人,高级职称专任教师54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国家级教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3人。省领军人才、省优秀专家、省特聘教授、省教学、省高校优秀科技人才支持计划、省高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70人,辽宁省创新团队4个。
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7080人,其中本科生1538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695人。有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有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45个二级学科(学科方向);有6类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高校重大科技平台。有5个国家级国防特色学科,1个辽宁省学科,5个辽宁省重点学科,4个学科列入辽宁省“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2800余项,科研到款逾3亿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国家国防科工局等国家级项目130项。获批省级奖项40项。获得授权专利1056项,发表三大检索论文1434篇。
学校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芬兰等18个国家的8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交流与合作。与波兰西里西亚技术大学开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批教育部本科合作办学项目。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所属的9个研究所共建了4个设备技术先进的合作实验室。与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法国等国家的大学开展2+1+1,2+2以及3+1等不同模式的本科生及硕士生联合办学项目。学校是我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收院校,2015年以来,招收留学生1685人,奖学金本科生58人,硕士生274人。学校与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并于2015年度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荣誉。
(一)2020年我校19个专业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4类专业学位授权点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为550人,分专业拟招生计划见表一,实际招生规模以国家下达的计划为准。
(二)2020年我校工商管理硕士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拟招生计划为29人,实际招生规模以国家下达的计划为准。
(三)力学,兵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为照顾专业。
(四)硕士研究生方式分为定向和非定向两种类型。定向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非定向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
(五)国家对所有纳入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均安排生均拨款,所有纳入招生计划的硕士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我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2、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