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基本信息材料
成绩单:需提供本科阶段的成绩单(一般要求前5或6个学期),并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部分院校可能要求提供专业排名证明。
在读证明/学生证复印件:部分院校要求提供在读证明或学生证复印件,以证明申请者的在校身份。
身份证复印件:用于身份核验。
2.学术与科研材料
个人简历(CV):重点突出学术背景、科研经历、竞赛获奖、实习经历等,建议控制在1-2页。
个人陈述(PS):通常要求800-1500字,内容包括学术兴趣、研究经历、未来规划等,需体现个人特色和与目标院校的匹配度。
推荐信(2-3封):一般由导师、专业课教授或科研指导老师撰写,重点评价申请者的学术能力、科研潜力和综合素质。
论文或科研成果证明:如有已发表论文、专利、科研项目报告等,需整理成PDF文件,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
3.竞赛与荣誉证书
学科竞赛获奖证书: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ACM等,需提供扫描件或复印件。
奖学金及其他荣誉证书:如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等,可增强竞争力。
4.英语能力证明
四六级成绩单:部分院校对英语成绩有硬性要求(如六级≥425分)。
雅思/托福成绩(如有):申请优质院校或国际项目时,高分英语成绩更具优势。
5.其他辅助材料
实习或社会实践证明:部分专业(如金融、管理类)可能看重实习经历。
作品集(艺术、设计类专业):展示个人创作能力。
目标院校要求的特殊材料:如部分高校可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RP)或额外补充表格。
注意事项
尽早准备:部分材料(如推荐信、论文修改)需提前联系导师或团队完成。
规范格式:不同院校对材料格式(如PDF大小、命名方式)可能有具体要求,务必仔细阅读招生简章。
电子版+纸质版:夏令营和预推免阶段通常需要提交电子版,部分院校后续可能要求邮寄纸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