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国难后,清廷与英、美、俄、法、德、意、日等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上一个辛丑年,1961年,中华民族渡过了“三年困难时期”。
又一个辛丑年,全人类将在复杂的世界局势下,与新冠疫情进行第二年的斗争。
每个人像一滴水珠,可以凝结成永恒的冰雪,也可以折射出夺目的光彩,可以浩荡前行,也可以润物无声。
中国的军事发展
1949年开国大典,受阅武器只有火炮119门,坦克、装甲车152辆,汽车222辆,军马2344匹,飞机17架。
2019年国庆阅兵仪式上中国已经今非昔比。阅兵现场,多达四个信息化方队宣告我军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确保打赢的能力与决心。
空中战场更是信息交锋的焦点。“非对称、非线式、非接触”的空中信息战已成为现代空战的基本样式。作为新质作战力量,人民空军信息化机种发展迅速,预警机、电子侦察机、电子干扰机等都参加阅兵,表明型号谱系逐步完善,性能大幅提升。不仅如此,直接依赖信息系统作战的无人机在阅兵中得到史无前例的全面展示,无侦-8超音速无人侦察机、攻击-2察打一体无人攻击机、反辐射无人机等让人眼花缭乱。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评论说,中国借助阅兵彰显国威和振奋士气,一扫百年来受人欺凌的屈辱史。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中国的地位和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中国航天
Space Development
2008年9月25日晚上9时10分,“神七”腾空而起,不到半个小时,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宣布“神七”发射成功。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出征前,向祖国和人民致以庄严的军礼。
“神舟七号”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向世人露面,这是国人实力的又一次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实力的展示。这是北京奥运会给世界展示无与伦比的精神和神奇之后,中国人民向世界的又一个宣告。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这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也是我们改革开放成果不断显现的过程,更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过程。神舟七号上天前,中央电视台组织了庞大的慰问演出阵容,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神舟七号”发射前的慰问演出,这是一个鼓舞士气,给航天飞行员打气的过程,也是代表全国人民向他们问好。那么他们也不会辜负全国人民的期待和重托,一定会在太空展示中国人的神奇,向世界展示神奇,也是让中国人民进一步探索太空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过程。
中国速度
High-speed Rails
有一种奇迹,叫中国速度。
9小时完成铁路改造,数十台施工机器同时运转,数千名铁路工人不眠不休的工作,施工场面堪比电影大片。在这9个小时中,他们奇迹般地完成了铁路改造。还有南昌市龙王庙立交桥拆除,仅用8小时的时间,就将立交桥拆除,这就是中国效率!
近呼传神的中国速度,实在是令人敬佩。正如港珠澳大桥人工岛,缩短工期超两年无论是铁路、桥梁,还是建筑、隧道的修建。中国正用它的速度与技术,向世界证明“我们能!”
“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高铁,中国高铁凭借先进技术、完善的设备领先世界各国;“四纵四横”高铁网已提前建成运营,而“八纵八横”高铁网正紧跟其后。近年来中国高铁获得多个世界之“最”的称号,中国高铁正成为一个国家名片,走向全世界。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规模,挑战性最高的跨海桥梁工程,这不仅是靠人海战术,还有精准的计算能力和强大的技术支持。中国成就,举世瞩目。
· 2008年中国高铁规划
中国抗疫
China’s Fight against COVID-19
2020年的春节,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本的过年节奏,本该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春节却变得冷冷清清。2020年,我们面临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比起SARS,新型冠状病毒更像是对全国人民的一次“大考”。在这场大考中,中国彰显了难以匹敌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
疫情一经爆发,中国采取封城举措,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与伤亡。为对抗新冠肺炎,中国建造了两所传染病医院: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其中火神山医院从方案设计到建成仅仅用了十天。
中国力量就是一线抗疫人员“我不上谁上”的决心与勇气。这次大考中,一线抗疫人员有的是刚出校园的90后00后,有的刚刚为人父母,他们面对未知也很害怕,但身为医生、护士知道穿上白大褂的使命与责任,90后00后甚至成为了抗疫主力军,体现了新一代青年人的担当,一线抗疫人员是最美逆行者。
中国精神就是中国人民面对疫情能够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此次抗疫过程中,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各省市对口支援湖北16个地级市,海外侨胞及留学生在国外搜集物资支援武汉,很多明星利用自身影响力积极投身支援事业,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各个企业也踊跃捐款捐物资,就连个人也纷纷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疫情终于得到有效控制。在国外疫情爆发时刻,中国又彰显了大国精神,不遗余力帮助国外,捐献物资,派医护人员前往帮助,并分享经验方法“青山一道,同担风雨”,有一种温暖叫“中国援助”,有一种担当叫大国担当。
“众志成城、砥砺前行”,中华民族从来不惧怕灾难。在经历76天之后,武汉已经解除离汉通道管控措施,从封城到解禁,中国已经率先完成疫情阻断,正积极投身世界抗疫,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速度。
· 国际上对中国抗疫的评价
农业发展
联合国在纽约总部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挨饿人数逐年增多,截至2018年全球面临食物不足困境的人数达8.216亿。
与此同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不仅解决了中国国内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为全球粮食安全、贫困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人口的奇迹,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的手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畜产品、水果和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农产品市场供给取得了巨大进步,不仅解决了占世界1/5人口的吃饭问题,还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支撑。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461亿元逐年快速增长到2017年的109331.72亿元,年均名义增长率达11.22%。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各项构成年均10%以上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农业发展的奇迹。
201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66160.72万吨,比1949年(11318.0万吨)增长4.85倍,年均增长2.43%。尤其是2004至2015年,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二连增”。棉花、油料亦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7年的产量分别达565.30万吨、3475.24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11.73倍、12.55倍,年均增长率分别达5.44%、5.59%。
经过70年的逐步发展和深刻调整,农业内部实现了由“以种植业为主、以粮为纲”的高度单一结构向“农林牧渔全面、协调发展”的立体式复合型结构转变。
·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有一种速度,叫中国速度!它创造奇迹,引领潮流,使中国快节奏崛起,让民众倍感自豪!中国速度体现在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甚至在一次次国际事件中,中国的迅速反应,无不彰显着中国力量!体现着大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