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 编辑:佚名
苏州海归学校的学生大多有一个英文名,以方便和外教沟通。不过也有一些学生选择使用自己汉语名字的拼音,Dou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英文名”就是他的中文姓氏。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亲切地叫他“Dou”、“小Dou”。未来,我们可能要称呼他为“Dou医生”。
Dou是海归毕业生中本科录取临床医学**人,今年他开创性地拿到了数枚海外申请难度非常大的医学offer。
Part01.都知道难,到底有多难?
大年初一,升学指导金老师获得一个好消息:Dou拿到了爱尔兰皇家外科医学院(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in Ireland)的offer,这让她非常开心,觉得“今年最难的案子终于有了好结果”。
一周后,更大的喜讯传来:Dou被申请难度更高的英国“肯特和梅德韦医学院”(Kent and Medway Medical School,KMMS)录取。
对于想学医的学生来说,英国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英国的医学教育因其卓越的教学质量享誉世界,但这也是申请时“最难攻克的堡垒”。在英国,只有约30所大学有资格设立临床医学系,平均录取比例不到10%,而且由于对国际学生录取比例的严格控制,国际生的申请难度更是“难中之难”。
Dou被录取的KMMS,200多名学生参加笔试,80余人进入复试,其中30多人获得面邀,最后只有7人被录取。
他还记得,收到offer的时间是凌晨2点50分。睡梦中他感觉到手机振了一下,惊醒后打开邮件,是那封期盼中的录取。
半夜被叫醒的爸妈也都非常非常开心,Dou说“觉得自己快哭了”,终于所有努力都有了回报。
Part02.“谢谢父母,陪我冒险”
Dou的升学成绩鼓舞了很多人,升学老师说:
“大家总会对自己没做到的事情说不可能,而年轻的人的梦想和冲劲让世界充满了新的可能性。”
由于临床医学申请的难度非常大,为了防止学生“颗粒无收”,无论是招生官还是升学老师通常都会建议学生申请医学相关的生化方向,从而降低录取难度。老师也为他制定了“后备方案”,但他从未打算放弃做医生的梦想。
他甚至已经做好了gap year的准备,万一今年没成功,明年再战。
他的坚定来自于理解、支持自己的父母。他说“他们真的是很好的父母”:
“尤其感谢我妈。她其实一开始不希望我学医,因为学医太累、压力太大。但最后还是决定支持我,而且是付出行动的支持,大概从两年前开始,我妈就一直帮我查资料,研究申请临床医学的论坛,把各个学校的官网都翻了一遍……”
Part03.他的执着,由来已久
Dou可能是最早确定自己专业方向的学生之一。在升入高中的**周,他就主动了升学老师做医学方向的升学规划,让老师印象非常深刻。
但其实早在初中,他就有了医学梦想。八年级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患上了近视:
“那时候真的超级焦虑,难道一辈子都要戴眼镜了吗?万一打球时眼镜掉了碎了怎么办?……我一辈子都要套上这个枷锁了吗?”
他查了很多资料,看了一些知名的研究,仍然是“绝望”的,最后,还是医生安慰到了他:
“他不仅作为医生,也是作为一个朋友,提供了一些看待这个事情的建议,解决了我对戴眼镜这件事的焦虑,让我的心理恐惧消失了。”
依靠先进的角膜塑形镜,这些年他的近视度数增长缓慢,生活也未受到影响。这件事更长远的影响,是培养了他对医学的兴趣,对成为一名“富有同理心”的医生的向往。
九年级时,他的MYP社区项目以“急救知识培训”为主题,邀请到校医金老师做自己的指导老师。他在金老师的指导下,去医院观察急救,跟着救护车出车……这时候的他,已经是一位坚定的“医学生”了。
进入高中后,他继续通过创办CCA医学社团、担任医务室志愿者、去医院见习等活动确认自己的兴趣,充实自己的知识。
一件有趣的事是,Dou每次去别的城市旅游,都喜欢去当地的大医院逛逛,看看那里的设施配备,“开开眼界”。
Part04.“IB很折磨人,也很培养人”
KMMS医学院初试的时候,Dou的感觉并不是很好。想着“考不好就没学上了”,压力巨大;又觉得自己刷题量不够,有点“发挥失常”……进入复试后,他很快调整了自己的状态。待到面试环节,他终于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强项”了。
面试时7人一组,分为几个环节,由不同考官打分。对于这种需要小组合作、自由表达的活动,Dou早已在海归训练有素,毫不紧张。
在初中,他**次上台主持英文演讲比赛,自此之后,慢慢成为一名自信的演讲者。
高中时,他参与学生会竞选、作为学生代表与校方“商洽”各种事宜,他说“也许有些提议未能实现,但我很感谢海归愿意让我去做这些事情”。
高中演讲比赛上,他已经是一位颇有风范的演讲者。
几乎每年学校的开放日,他都乐于登台,为家长们介绍自己在海归的学习和生活。他说:“可以帮助大家了解海归,还可以锻炼自己,何乐不为?”
Dou的故事也不乏一点“励志”色彩,他笑称自己来海归之前是个“学渣”,但是一步步走来,他如今是个预估分44(总分45分)的“学霸”了。
在他面前,将是作为一名医学生漫长的求学期。但是经历了“折磨人也很能培养人”的IB体系,他觉得自己已足够强大。
Dou的中文名字有“和煦”之意,他人如其名,阳光随和。相信他会一直记得自己的初心,成为一名富有同理心的好医生。
前几天,他还收到了香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面邀,即将于3月底前往香港进行面试。祝他一切顺利!
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