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 编辑:佚名
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是亚洲知名的法学院之一。该学院的网页上介绍道:“学院把普通法和中国法制与其他法律传统结合,以促进公义,并维护法治……毕业生亦学以致用,并恪守专业道德,从而成为未来的社会优秀。”
姜同学认同以上的每一个字。
你如果了解她,大概也会觉得,她就是这所学校所期待的那种学生。
01姜同学的“目标”
姜同学是那种很早就知道自己长大后要做什么的孩子。她的父母都曾是法律行业的从业者,家里堆满了各种法律书籍。从小她就爱翻柜子里的各种法理书、案例书,“像看故事书一样”看得津津有味:“我很喜欢看案例当中一步一步的推理,如何**,如何裁决……了解它们背后的逻辑。”
电影《法官老爹》中有句经典台词:“法律是唯一能让人们平等的事物。”从小的生长环境也让一一相信,法律对于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而“法律”自然也成为一一求学之路的“目标”。
02那么,为什么选择“香港”呢?
除了港中文,一一还获得了爱丁堡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曼彻斯特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名校的录取通知。不过,相较于世界排名更高的爱丁堡、曼大,她更倾向于选择港中文。
香港中文大学(CUHK)是一所享誉国际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在人文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与金融、医学、法律、传媒、地理等领域堪称学术重镇,也是香港唯一同时拥有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拉斯克奖及香农奖得主任教的大学。
学校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以灵活学分制、书院制、中英兼重和多元文化为特色, 在2024QS世界大学排名中,港中文位列第47。
姜同学认为,对中国内地学生而言,在香港学习法律是具有一定优势的:
“在香港学习法律,可以同时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都有所涉猎……而且,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以及大亚湾的飞速发展,法律行业也会迎来新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前景。”
03最初的法律实践
姜同学的脑袋里有个“案例库”,从很久以前的热门案件,到目前网络上热议的时事,她关注法律的判决,也关心公众的言论和态度。在对社会舆论的观察中,她深感提高公众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因为一些案例,她开始关注未成年人保护的问题。后来,她参与到云南某偏僻地区的法制教育活动中。在当地,青少年尤其是女孩辍学、早婚,甚至被性侵事件并不鲜见。但是由于法律意识的薄弱以及对性话题的禁忌,很多人并不知道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她与组员一同为面向当地人的法制科普和性科普而努力。但她也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的议程”。在一篇文章的末尾,她写道:
“一代一代的恶性循环使得村民找不到出路。若是想靠着村民自我意识的觉醒,认识到悲剧的根源,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团队所扮演的角色更多是提灯引路人,通过法制教育,通过知识的力量与光芒,驱散挡住村民眼前的黑暗,引领他们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04“仗义而爽气”的未来法律人
“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这是公众对法律人的期许和赞颂。联想到老师对一一的评价“仗义而爽气”,不禁觉得“挥法律之剑”这个形象很有画面感。
她乐于助人,也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恩。疫情期间,姜同学也曾因为一些原因经历过情绪与学业上的起伏,回想起那段时间,她对老师们非常感激: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对我帮助很大,在我负面状态爆发的时候来跟我沟通,尽心尽力地帮我解决问题……真的很感谢老师们对我的宽容和关怀。”
因此她也建议学弟学妹们:要多和老师沟通。因为“即使再大的事……去找老师聊,老师会帮你打开生路。”
姜同学曾在老师的邀请下给学弟学妹们介绍IB选课、大学申请方面的经验,也在如何处理学习与社交的关系等方面给大家建议。她很认真地做了思维导图,真诚地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高中生涯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如何面对压力与挫折,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呢?
对此,姜同学认为最重要的是“保持自我”:从始至终,对未来有着明确的目标;从始至终,保持理性的思考。
姜同学的目标是成为一位“完整的法律人”:在成为一名成功律师的同时,始终保有自己的“初心”。
在提到某个案例时,她说:“作为法律人,你不能高高在上,甚至利用信息差拿捏他人,‘平等和尊重’是人人必须具备的品质。”
她认为“理性”是学法律的必要条件,但也认为,一个“完整”的法律人应该有一些“感性”,对社会、对具体的人保有一定的人文关怀。
“公平与正义”、“平等与尊重”、“理性与感性”——这是即将走上法律之路的姜一一所特别在意的几件事,这大概就是她的“初心”所在吧。相信它们也作为评判标准,作为她心中的一杆秤,陪伴她今后的法律之路。
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