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 编辑:佚名
谈到苏州海归学校的2023届毕业生,升学老师顾媛不无感慨地说,这届学生其实挺不容易的。
他/她们求学之路的两个重要节点(升高中、申大学)都发生在疫情之中;高中阶段的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努力适应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还需要在前两届学长的光环之下,顶住压力,证明自己。
但学生们却不断地创造新高,带来惊喜。
在上周讨论了香港录取之后,本周海归又新添一枚香港中文大学法律专业的offer。
今天我们来说说英国方向。
今年海归23名准毕业生中,有19位申请了英国方向,延续亮眼的升学成果,从 G5 到“王曼爱华”(指伦敦国王学院、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和华威大学等四所著名大学),批量收入囊中。
难能可贵的是,这其中,就有6封UCL录取。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简称:UCL )1826年创立于英国伦敦,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为伦敦大学联盟的创校学院、罗素大学集团和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创始成员,被誉为金三角名校和“G5超级精英大学”之一。在2023QS世界大学排名中,UCL位列第8名。
01他/她们如何打动UCL?
作为G5名校,UCL的申请难度自然不低。一些热门专业的申请更是越来越“卷”,不乏一些成绩非常优异却仍然被拒的案例。
6封UCL录取,海归的学生们是怎么做到的?
可以肯定的是,学生们全都拥有非常过硬的学业成绩。IB预估分普遍都在40以上。比如这次获得UCL“社会学”、“艺术与科学”专业录取的黎芯茹,就获得了高达44的预估分。
其次,每个学生都拥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并在文书中全面体现了自己的专业兴趣与优势特长。被UCL“政治与国际关系”专业录取的徐颖,高中阶段就在国际关系、女性主义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02大家的专业选择也是可圈可点。
海归学生多以兴趣为导向,对专业的考虑甚至常常压倒对学校排名等因素的重视。
在老师的眼里,被UCL“理论物理”专业录取的吕睿龙就是一名纯粹的物理学爱好者:“他很早就明确了自己的学科兴趣,自发阅读了许多专业书籍,同时还参与大学的科研项目……他的探索已经很深入,而非停留在浅表层次。对学术的追求也毫无功利考虑。”
同时,IB学生的优势还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文科及“融合类”专业上。
此外,海归的多元化课程体系让学生普遍拥有较为宽广的学科视角。在专业选择上,有时会表现在:学生同时对多学科感兴趣,难以取舍(比如对经济和地理都很感兴趣的孙菲璐)。
同时,升学老师了解到,学生们基本都有读研打算,因此在专业选择阶段,会为推荐大家一些“融合类”专业(比如:钟灵所选择的“人类科学”专业,就融合了他所钟爱的地理与生物,而他高中时期的相关活动经历也为他加分不少)。
大学录取还在继续。但我们已经看到,无论是热爱科学,还是喜欢人文;无论是钟爱音乐,还是沉迷于视觉艺术……海归的毕业生们都能通过拿到满意的大学offer,靠近自己心中的殿堂。
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学生们还会带来更多惊喜。
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