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苏州海归“职等你来”:为什么我们把 “职场体验” 前移至高中?

来源: 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      编辑:佚名

在谈到举办“职等你来”活动的初衷时,苏州海归学校理事、总经理朱捷提到一位往届毕业生,她正是因为从9年级就开始接触生物医药行业,而早早定下自己的志愿,最后被麦吉尔大学的相关专业录取。

这给了他一个启发:也许“职业体验”应该尽量提前(而非放在上大学之后),这会帮助孩子更早地找到方向,从而让学习更专注、更有目标感。

其实在海归,学生们普遍对未来的专业有更多思考。大家的选择也更为多元——比如今年23位毕业生,就产生了21种专业细分方向。

苏州海归学校现场

如何可以充分地调动学校的社区资源,将“职业体验”前移,让学生们可以在高中阶段就得到了解相关行业、接触职场、观察社会、培养职业意识的机会?……朱总认为,这对于学生其实是很迫切的需求。这能帮助学生们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同时,也将直接地有利于大家的大学申请。

在家长们的鼎力支持下,海归首届“职等你来”活动成功举办了。

活动中,不但有家长导师、学长学姐带来深度的职场与留学经验分享,更有近30家本地知名企业及社会组织参展,带来上百个职业体验岗位,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为学生们提供了人生中初次“职场面试”机会。

01校长说:“人生需要导航”

“这个活动的意义不止于今天的沟通和了解,更在于它会帮助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找到方向和目标……越早找到自己的方向,就能越早超着清晰的目标前进。”

在欢迎致辞中,海归副校长兼高中部校长闫啸感谢所有家长的支持。他说“孩子们的人生需要导航”,愿家校共同携手,成为孩子们的指路明灯。

苏州海归学校致辞

02家长代表说:“让自己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希望大家在实习**中继续保持IB的探究精神”——家长代表、**法律人张杨先生在致辞中给同学们提出了几条非常中肯的建议。

他说,“人”的优势正在于懂得提问与反思,实习往往从琐碎微小的**开始,希望大家能够脚踏实地,找到“小事”的价值。同时要记住,“让自己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而非“问题的一部分”。

03学长分享:艺术留学的那些事

2022届毕业生庄蕴琦、庞彦文也回到母校,为学弟学妹们分享艺术专业的申请经验、大学生活等。

庄蕴琦目前就读于纽约视觉艺术大学的插画专业,庞彦文就读于雪城大学建筑学专业。两位同学就作品集的准备、英美学校的选择等畅所欲言,更特别提醒大家:作品集要尽早准备,并要结合申请学校及专业做好前期调研**,“某种程度上,前期调研比制作过程更加重要”。

04家长导师分享:法律与传媒业的“解锁攻略”

作为知名企业的董事及法务部门负责人、曾经的法律留学生,张杨先生为对法律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带来了满满的干货。

从留学国家的选择、成为法律人的途径,到未来的**方向,张杨先生结合具体事例,给到丰富的信息量。同时,对于如何准备法律专业的申请,也提出了许多实用建议。

苏州广电总台综艺创制部门的总制片人、总导演马跃辉先生也分享了自己当年初入职场的经验,他说,实习就是将自己放在未知的情境中去接触社会、去快速成长,是从学生成为“社会人”的角色转变,要记住“解决问题永远是首要的”。

此次马导还带来2个职场真人秀节目的策划实习生岗位,实习生不但能够接触到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大名校的学长学姐,还能了解、参与综艺节目制作的全过程,对于对传媒行业感兴趣的同学,是非常宝贵的机会。

可以说,“职等你来”是整个海归社区为2024、2025届毕业生们合力打造的“职场初体验”。

朱捷总经理说,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职业体验”中培养社会参与感与职业意识,也期待这类活动能够成为海归学生们的必修项目,助力学生们找到自己的方向。

同时,要特别感谢海归给力的家长们。从前期征求意见,到筛选参展项目,再到具体**的对接,家长们都尽心尽力,非常重视。相信在整个海归社区的鼎力支持下,未来海归学子们将更加“长风破浪”,大有作为。

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