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 编辑:佚名
疫情的时候,正在考虑专业方向的Cecilia在家中刷到一个国外科研博主的视频。他说,如果你想确认自己是否喜欢科研或实验室**,不妨试试烘焙。
Cecilia试了试,她发现自己从此爱上了各种烘焙。当然也顺便,坚定了她对生化方向的兴趣。
目前,她已经拿到了帝国理工、伦敦大学国王学院、香港大学等校“生物科学”专业,以及诺丁汉大学“药剂学”专业的录取。
虽然录取还未结束,但是已入手的offer个个都含金量十足:比如2023QS“生物科学”排名全球第11位的帝国理工学院、“药剂学”全球排名第8的诺丁汉大学,以及仅录取38位学生的港大“生物医药”专业。
Part01.务实又自信的申请者
对于一个被帝国理工录取的学生来说,声称自己的申请季其实是“很轻松”的,可能显得有一些“凡尔赛”。
不过Cecilia确实觉得,“好像并没有那么难”。
她一共只申请了6所学校,集中于英国和香港。她说自己比较“务实”,因为目标精确,申请时的**量不如多国联申的同学那么大。
不过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优秀学生的自信。
用升学老师的话来说,“她的优秀是自己一步步踏出来的”:
“她是受到很多老师夸奖的孩子,不管是任课老师,还是不教她课的老师……她思维敏捷,有能力并且非常独立,对自己的专业方向非常明确。她对生化感兴趣,因此在课堂以及实验室的活动总是积极参与,这又很好地激发了她对知识的深入探索,她自主阅读相关书籍、进行课后研究、提高实验能力……强大的独立学习能力确实令人惊讶。”
Part02.越难,越想尝试
为了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Cecilia利用假期参加科研项目,“真的很难,但是真的很有意思”。难度越高,她越想去挑战。她曾自主报名了英国化学奥赛(因为很多考试内容还没学到,老师并不推荐大家去考),抱着“我偏不信”的决心,她自学了有机化学、热力学的相关知识,最后离金奖只差了1、2分。
对这个银奖,Cecilia是不满意的。如果不是被问起,她也不打算提起。
同样她觉得“没什么好提”的,还有在学校获得的“最高学术奖”。Cecilia曾多次获得过生物、化学、经济SL的该奖项。
我们问:“这个奖项是不是代表在这个学科中表现优秀?”
Cecilia纠正道:“不是‘优秀’,是‘考得比较好’。我的同学真的都很厉害,很多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可能我比较适合考试。”她补充道。
Part03.她说海归“挺好玩的”
Cecilia喜欢唱歌和跳舞,她的街舞“舞如其人”,热情大方又不失个性。她还喜欢烘焙、徒步,逛动物园……
Cecilia是一个爱玩的人,她对海归的评价是“还挺好玩的”——我们觉得这是个很高的评价,这大概意味着,学生留下了愉快难忘的青春记忆。
她说:“除了写TOK的时候不快乐,其他时候都很快乐”。她的快乐也许很大程度来源于积极的人际关系。在海归,她收获了很多“同一维度”的好友,大家互相关心鼓励,也分享生活趣事。
海归的学习模式也让Cecilia对大学生活更有信心。她说:“以后写论文、写实验报告什么肯定不会怕了。而且,海归有很多小组合作、个人展示的机会……比如大学面试的时候,就有东西可讲,也不会太紧张。”
Part04.“对学科的爱来自于老师”
跟很多孩子一样,Cecilia常常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爱上一门学科。幸运的是,“6门课的老师我都很喜欢”。在老师的身上,她得到了一个学生所需要的榜样力量,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成长建议。这也是Cecilia给学弟学妹们的一个重要建议:多跟老师沟通。与老师的良好互动,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你的学业发展。
什么样的老师会被学生喜欢呢?从Cecilia的描述中,我们得到海归老师们的画像: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鼓励、疏导学生情绪;诲人不倦,不吝分享……以及,拥有独特的个人魅力。
在高一化学课上,Cecilia接触到药物滥用的问题,后来她的兴趣延展到药品的“耐药性”等领域,还撰写了有关“抗癌药物耐药性”方面的论文。她觉得成为一名药剂师是充满挑战,而且非常具有社会价值的事情。
但是,做科研也很有意义;如果以后**能与小动物相关也很棒……关于未来,18岁的Cecilia有很多想法。
好在,不论怎么选,都将围绕着她喜爱的专业方向去发展。我们衷心地希望,每个学生都能这样:在找到自己热爱方向的同时,也拥有无限的发展可能。
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