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 编辑:佚名
作为2019年苏州海归子女学校“华锐英才奖学金”一等奖的获得者,方同学是一位妥妥的学霸。目前,她已经拿到帝国理工学院、华威大学、伯明翰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等多所名校“生命科学”专业的录取。
探索——生命科学的奥妙
方同学与“生命科学”的结缘,也许可以追溯到父母的年轻时代。她的父母都曾学医,小时候身体不好,爸爸就是她的家庭医生。不过,相对于医学,她对“奇妙的”生命科学更感兴趣,尤其对抑郁症、躁郁症等心理疾病背后的病理原因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
她说:“我们能看到的,都是事物的表层,是一系列原因导致的结果。我想要追根溯源,想要了解是大脑的哪些部分、哪些物质导致了意识上的改变。”
高二暑假,她参加了UCSD举办的夏校。为期一个月的学习,让她对神经科学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再次确认了自己对于该领域的兴趣。她相信,未来不论是学习生物,还是研究神经科学,都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探索之旅。
唯有喜爱,才能在重复、枯燥的实验中发现乐趣。方同学的生物IA研究的是“叶绿素”相关课题,灵感源自“有一天,突然想吃青团”。她在实验室种下几十盆艾草,每天跑去给它们测叶绿素等,一个多月,乐此不疲。
探索——未来更多可能
对于“探索”的期待,引领了方同学的很多重要选择。由于学业优异,初中毕业时,她比很多同龄人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她被本地一所知名公办高中的“尖子班”录取,并在暑假参加了该校的军训。
同时,在这个忙碌的暑假,她还参加了海归的夏校——初高中衔接班。在夏校结束之后,一直在公办高中和国际高中之间摇摆的她,终于做出了决定。
她说:“毕竟两条路的区别是比较大的,因此选择的时候必须得很慎重,要经过亲身体验和充分比较。”她分别列出两个方向的优劣势,并花了几天时间来说服认为“国内路线更稳妥”的父亲。
最终打动父亲的,正是海归将让孩子“拥有更多选择、更多探索自我的可能”这一点。
探索——文理均衡之道
大概每个热爱阅读的人都拥有一个如宽阔海洋般的内心世界,一个如多彩四季般的丰富灵魂。方同学从小就生活在“书海”里,家里到处都是书,“想要看哪种类型的书都能找到”,她的阅读兴趣广泛,经常把爸爸的书拿来读。当初之所以会对国际教育发生兴趣,也是因为偶然中读到了《大学之路》这本书。
像很多IB学生一样,方同学是一个文理科发展非常均衡的学生。她“什么书都看”,最喜欢的文学书是吉本芭娜娜的《厨房》和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她的EE论文分析的就是后者。
她还喜欢音乐和动漫,画了一手好画,甚至曾一度考虑过学习设计专业。
探索——更勇敢·更开阔的自己
除了有更多可支配时间留给兴趣和爱好,方同学在海归的一大收获是自己的领导和组织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她曾担任海归最有影响力的学生社团之一“环保社”的第二届社长,并且在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下,成功地和张同学合作完成天台蔬菜种植项目、绿色种植墙项目等落地实施。
对于自认为“有一些害羞”,“不太擅长人际交往”的方同学来说,这段经历是成长巨大的。不管是自信心,还是沟通能力,都得到了增强。
她说:“在海归,真的有很多展示和交流机会。说得多,也就变得没那么害羞了。”
在TOK展览、中文演讲比赛等活动中,方同学的表现都落落大方,可圈可点。
她认为,在海归自己**的收获就是变得“更开放”了(open-minded):
“在这里,认识了各种不同的老师和同学,每个人的性格,甚至理念都是不同的,而且有很多机会互相交流;也接触到了之前完全陌生的领域,比如环保、平权等;我也在几年中,不断进行自我探索,逐渐认识和发现自己。”
站在毕业的门槛上,方同学觉得这3年“非常圆满”。但是“毕业”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祝福方同学的探索之旅。不为自己设限,自有未知精彩!
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