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 编辑:佚名
“检验**智力的标准是头脑中能同时持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却能并行不悖。”——苏州海归子女学校这位钱同学非常喜欢菲兹杰拉德的这句话。
大概是因为有共鸣?就像她说:“我喜欢看不同的观点,而且常常会发现两种看法都能被证明是正确的,只是如果你选择了其中的一种,你就意识不到另一种正确性了。”
不过经济学却正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这位同学眼中的“经济学天花板”说:“我们只能不断地寻求最优解。”
也许兴趣,就是“最优解”
钱同学的择校之路正像一个不断寻找“最优解”的过程:
“最早想去的是英国的大学(很喜欢那边的氛围),后来‘三方会谈’时,老师和父母都认为其实英国并不适合我专业兴趣的发展,我也去研究了一些美国等地的学校,最后综合各方面的考虑,选择了文化、地理位置都较为接近的香港。”
目前,除香港大学之外,她还拿到了多伦多大学、杜伦大学、罗林斯学院等多所名校的offer,并且还获得了多伦多大学10万加币的校长奖学金以及罗林斯(这所著名的文理学院也是钱同学商管老师的母校)10万美元的奖学金。
如果说选择留学地点的过程尚有些纠结,那么在专业兴趣上,钱同学从高一时就非常明确了。
初中毕业时,成绩优异的她在海归和另一所老牌国际化学校中选择,这一次,其实也是在A-level和IB课程之间寻求“最优解”,最后起到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兴趣”二字。
“我想学人文学科,让自己的兴趣能够继续得到发展,而不只是奔波于学业,追求分数。我觉得IB能够给我这样的发展空间……”
在暑期衔接课程结束之后,她已经坚定地要留下来,“有点难,但非常有挑战”。
三年后的今天,她非常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我和IB很契合,我喜欢海归的教育模式,这就是我入学时所想象的样子。”
打开一个新天地
“我觉得学经济对我来说,就是不断破除刻板印象的过程。”——高一时,钱同学开始在海归学习经济学,并跟随老师参加了NEC经济竞赛等活动,慢慢地,“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我发现经济学并不等同于财务、会计等专业,它有很多不同的分支,贯通很多领域,比如研究发展经济学的学者,还需要关心气候变化、男女平权、社会贫困等许多问题……”
这对从小就对历史、政治、经济、甚至物理等领域有着广泛兴趣的她来说,无疑是一种*容性极强的选择。她发现,在学习经济学之后,很多之前熟知的历史故事都有了全新的认识角度(比如从货币战争的角度去理解三国争霸):
“很多不同方面的知识慢慢整合成了一个整体,相互解释与*容,同时又各自得到了深化和发展,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解和观点。”
“我们不是一个人在努力”
钱同学的经济学EE论文探究的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老年人退休生活的影响。她说,这篇论文得益于多位学科老师的指导:
“除了经济学老师之外,还有很多学科的老师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比如文中的‘人口金字塔’指数对比,就来自于地理老师的建议……此外,英文语法、文献部分还得到了英语老师、图书馆老师的指导。”
也正是认识到经济学乃至人文学科的*容与开放性,钱同学说“学人文的都不是一个人在努力”,必须积极汲取各科知识,向不同领域的人学习。
“我向往的学术氛围是:大家不只是竞争,更多的是互相帮助和合作。”——作为“合作式学习”的实践,她在海归开办了一个人文社团HumanitiesOverdose,后来,同学杜芮也加入进来。三年来,这个社团慢慢聚集了一群对人文学科感兴趣的海归学子。虽然钱同学笑称自己有时也会“夹带私货”(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但她更开心地看到,很多同学从安静旁听,到参与提问和讨论,再到成为主讲人……这个社团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成长的平台。
温和又坚定的学生优秀
在经济学老师董老师的眼中,钱同学是一位“坚持热爱,敏锐洞察,心系世界社会经济福祉的学生优秀。”
她的优秀风范在海归得到了很大的发挥。作为上任学生会**,她对学生会架构进行了改革,使其结构更简单,运行更高效。在高中德育主任冯老师的鼓励下,她从一个“温和的改良派”,成为了坚定的改革者。
在冯老师的眼中,这位得意门生“睿智又温和,坚定又从容”:
“学生会里,她是沉稳大方的学生会**,策划主持,侃侃而谈,活动安排,井井有条。她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她是可亲的学长,为学弟学妹的活动出谋划策!”
说到几年来在领导力方面的快速成长,钱同学说:
“在别的学校未必有这个机会,但在这里,如果你有想法,就会有人听你讲,会有更多资源、更多人去帮助你完成你想做的事。”
在她就任期间,学生会成功地举办了跳蚤市场、彩虹跑等大型活动,不仅达成了公益目标,更是成为海归学子们的独特回忆。
她希望这些活动,能够传承下来,成为海归的传统:“如果十几年后回来,发现这些活动还在办,那该是多让人感动的事情。”
有趣的大脑万里挑一
作为一名“品学兼修,才气出众的大学霸”(冯老师语),钱同学的IB预估分是满分42分。
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成绩是在她从未放弃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所取得的。
她学习昆曲、钢琴和吉他;打破过学校的长跑记录;写作获得过全国特等奖……
在乐理中看到数学模型,把课堂笔记写成书法作品,在古籍中“追星”(研究历史人物)……也许学霸的秘密就在于“学什么,喜欢什么”,“学什么,专注什么”。
曾有人说,未来的经济学家,也应该是历史学家、人类学家、数学家,甚至艺术家。他/她应该抱有开放的心态,喜欢倾听不同的声音,向各种领域学习,善用跨学科的方法……在钱同学的身上,我们已经很清晰地看到了这些特质。
不过,在父母的眼里,她仍然还是那个“小朋友”:
“小朋友长大了,要出门读大学了,爸爸妈妈百感交集。这会儿忍住啰嗦,千言万语,只说一句话:保持健康,**担当,世界是你的,未来是你的,爸妈也是你的。爱你。”
海归也愿你,保持热爱,保持专注,始终睿智而温和,丰富而有趣。
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