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 编辑:佚名
2021年6月3日,宜庆祝。这一天,苏州海归学校为首届高中毕业生们举行了毕业典礼。
19个勇于挑战的 “先行者”历经疫情下“艰难”的申请季,仍书写出一份“闪亮”的答卷。
有回望,有期盼,有欢笑,有感伤,这是一段旅程的结束,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校长致辞——“此剑是勇气,此书是智慧。”
“今后不论在哪里,都要努力做一个强大的人,自强不息。
今后不论到哪里,都要带好两件重要的东西——一把剑和一本书。此剑是勇气,此书是智慧。
今后不论在哪里,都要记住自己的三重身份——一个IB人,一个OCAC人,一个中国人。”
多年以后,学生们回忆起自己的毕业典礼,是否还能想起张昕总校长的3个期望?
“你们将从这里出发,走向远方,走向未来。”在你们的身后,是母校永远的牵挂与殷切的希望。
愿你们强大,愿你们*容
愿你们勇敢,愿你们智慧
愿你们践行“根深中华,创新国际”
老师寄语——“没有冒险,就没有成长。”
“我们一起来到海归,共相处31个月,930天,22320个小时。”
谁在细数彼此陪伴的时光,谁在不舍共同成长的岁月?
是三年来,与学生们 “一起尝试,一起冒险,一起成长”的老师们。
2021级班主任赵老师与Ms. Catherine Ho作为教师代表深情致辞。
每两周一次的烹饪课,京杭大运河上吃汉堡的日子,150公里的骑行路……
这些点滴回忆,作为学生们成长中的一个个里程碑,深深留存在老师的记忆里。
正是大家每一次的勇敢尝试,在“未知”和“可能”中,创造了今天;在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冒险中,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没有冒险,就没有成长。
我们称你们为‘先锋’,因为这就是你们——勇于挑战并‘开创新路’的年轻人。
我们相信,你们将会像在海归所表现的那样勇于挑战,并继续让这种精神引领你们不断成长,成为勤于探究、知识渊博、懂得关爱的年轻人,‘通过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尊重,帮助创建一个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
图片
“让我们共度最后一次homeroom时间吧!” 老师们提议。
最后一次,或许也是最温馨、最惊喜的一次。当同学们排成排,闭上眼睛,伸出双臂,幼儿园的孩子们悄悄进入会场,将亲手制作的礼物放在哥哥姐姐们手中。
同窗感言——“让我们给自己热烈的掌声”
陈同学、林同学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表了演讲。
“尽管困难重重,我们还是成功毕业了,让我们给自己热烈的掌声。”——陈星贝轻松幽默地回顾了大家共度的三年,并颇为自豪地把同窗们称为“具有吸引力的先锋班级”。
她也对学弟学妹们吐露心声:
“普通人也能成就伟大…… ‘留下遗产’和‘成就伟大’并不是通过获得金钱或名誉,而是给你遇到的人带来一点幸福。追求自己的激情,而不要迎合别人的期望。”
林思齐的发言中,回忆起三年前刚刚踏入海归时的踌躇和彷徨,寄宿生活的丰富与欢乐,DP阶段的紧张和忙碌,直至每个人都收获了自己满意的录取通知……
他颇多感慨,更代表首批毕业生向老师、家长、同学们表达最衷心的感谢。
有多少不舍,就有多少祝福
典礼上,各科老师及家长们都通过视频的方式为大家捎来了祝愿:愿你勇敢,愿你坚强,愿你充满希望,愿您抱有理想……
蒋同学的母亲作为家长代表向学校表达了感谢,更为同学们带来了祝贺。她勉励同学们,未来继续勤奋自律,勇敢独立,自信满满地应对各类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你们是海归学校成立以来**届高中毕业生。在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的情况下,海归19名同学依然收获了全世界各地名校的100多封offer, 这是海归学校高质量的管理和教研团队的实力,也是每位学生们满怀信心,努力拼博的结果。”
请记住“兆佳巷18号”的日子
“从一楼到四楼的距离,原来只有三年,我们即将分别,独自浪在中国外国不同地点,瞥见白色的校服,会不会以为,是你认识的谁?”
19个学生一齐登台,用合唱定格这难忘的时刻。
海归弦乐团、无人乐队、Danceholic 舞社、清歌雅舞社团等也倾情表演,送上祝福。
未完,待续……
海归学校副校长、初高中中方校长朱虹女士为毕业生们颁发证书,外方校长Dr. Renata Mcfarland为大家佩戴毕业徽章。
海归学校“校友会”也于即日成立。从“学生会”,到“校友会”,世界各地的海归人将始终紧密团结,互相关注,互相支持。
典礼之后,毕业生与家长、校领导一起,共同在海归校园里种下了象征着希望和祝愿的树苗。它将与学生们一起,深扎脚下的土壤,长成参天大树……
愿大家秉持初心,带着勇气和坚持,开启下一段人生旅途。
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